我叫赵莹,来自中国。就读于中国河北省河北外国语学院。我的塞语名字叫Višnja。这是我第一次走出中国,去到另一个国家,去感受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去结交新的朋友学习新的知识,开阔眼界并丰富自身修养。
首先我想在这里感谢我的母校河北外国语学院的领导、老师们给了我这样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出国学习。感谢我的父母、家人作我坚实的后盾,不断鼓励我支持我。感谢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及教育组的领导教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以及感谢在Džon Nezbit的领导、老师、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就飞向了几千公里外的塞尔维亚。

从下了飞机那一刻起,我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大眼睛高鼻梁、欧式风格的建筑,所有的东西都和中国不一样。我们的娜娜老师(profesorka Nataša)讲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让我们虽身处异乡却也能听到乡音。她教给我们塞尔维亚语,以及塞尔维亚的历史。卡佳老师(profesorka Katarina)用英文教给我们跨文化管理的知识。这个学期还有阿娜老师(profesorka Ana)教我们经济管理的知识。每一位老师都细心负责,我们都很喜欢。

我们一行人来塞尔维亚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塞尔维亚语,但同时也了解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去参观前南斯拉夫的遗迹,丰富了阅历。
初来乍到,我们去办了手机卡、公交卡,并处理一些基本的琐事。然后就是去到各个地方进行游览观光。塞族同学很热心的带我们去了很多景点。他们带我们认识了这座城市。每一个好吃的小吃店,每一个有意义的景点。刚开始的时候,英语是我们的媒介语,我从不敢张嘴到现在侃侃而谈,真的是一个飞跃。后来学了一些塞语的口语和语法后,我们也会尝试着同塞族同学用塞语做简单的交流,每天都在进步,真的很开心。

和中国不同的是,在这里我们可以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唱歌、阅读、电影,生活节奏慢,似乎每天都在享受生活,惬意而舒适。街边随处可见的咖啡厅每天都门庭若市,人们在这里坐下,点一杯咖啡,谈天说地,一说就是好几个小时,仿佛世间的一切喧嚣都抛之脑后。说实话,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这里的食物很好吃,我爱吃这里的pljeskavica,它就好像中国的肉夹馍一样,超大的饼和超大块的肉。还有pileći doner,就像国内的鸡肉卷。来到这边以后我变得喜欢吃麦当劳。更大的一个变化是我开始爱喝咖啡。虽然如此,我们依然想念中国的饭菜。这里也有中国餐厅,偶尔去消遣品尝家乡菜,更多的还是自己在宿舍里亲力亲为的下厨做饭。我们从70号中国市场买了炉子、锅碗瓢盆、筷子勺子铲子以及各种各样的中国调料。每天在宿舍做简简单单的饭菜,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也可当做是怀念家乡了。

最想家的日子大概就是中国春节的时候了。这样一个阖家团聚的日子,我们这些海外学子没办法回到家里跟家人团聚,但学校也组织了中国新年晚会,我们作为表演者参加了这次庆典。也参加了大使馆的新年聚会,身处塞尔维亚的华人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幸福的节日。
来这里半年了,真的是时光飞逝,转眼我们就快要离开这里了,真的很舍不得,剩下的两个月里我会好好珍惜,抓住机会继续提升自己,给自己的塞尔维亚旅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COPYRIGHT | UNIVERZITET MEGATREND

logo-footer

OSTANIMO U KONTAKTU: